心理学

我们不会考虑孩子有自己的现实,他们有不同的感觉,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世界。 如果我们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联系,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临床心理学家 Erica Reischer 解释道。

在我们看来,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常常是一句空话,对他没有任何说服力。 但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情况……

几年前,我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一幕。 父亲为了女儿来到儿童营。 女孩兴致勃勃地和其他孩子玩耍,回应父亲的话,“该走了”,她说:“我不想! 我在这里玩得很开心!» 父亲反对:“你整天都在这里。 足够了”。 女孩心烦意乱,开始重复她不想离开。 他们继续争吵,直到最后她的父亲拉着她的手,带她上了车。

女儿似乎不想听到任何争论。 他们真的需要离开,但她拒绝了。 但父亲没有考虑到一件事。 解释、劝说都不管用,因为大人没有考虑到孩子有自己的现实,也不尊重。

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他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很重要。

尊重孩子的现实意味着我们允许他以自己的方式感受、思考和感知环境。 好像没什么复杂的? 但直到我们意识到“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意味着“不像我们”。 这就是许多父母开始诉诸威胁、使用武力和发布命令的地方。

在我们的现实和孩子的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对孩子表现出同理心。

这意味着我们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他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我们真正倾听他的意见并理解(或至少试图理解)他的观点。

同理心可以驯服使孩子不接受解释的强烈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当理性失败时情感是有效的。 严格来说,“同理心”一词表明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表示同情,而不是同情,这意味着我们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 在这里,我们谈论的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同理心,即关注他人的感受,无论是通过同理心、理解还是同情心。

我们告诉孩子他可以应付困难,但本质上我们是在与他的现实争论。

通常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不尊重孩子的现实或无意中表现出对他的远见的漠视。 在我们的例子中,父亲本可以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同理心。 当女儿表示不想离开时,他本可以回答:“宝贝,我看得很清楚,你在这里玩得很开心,你真的不想离开(同理心)。 对不起。 不过毕竟妈妈在等我们吃饭,迟到就很丑(解释)。 请和你的朋友说再见,收拾你的东西(请求)。»

关于同一主题的另一个例子。 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正在做数学作业,这门课显然没有给他,孩子心烦意乱地说:“我做不到!” 许多好心的父母会反对:“是的,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让我告诉你…”

我们说他会应付困难,想激励他。 我们有最好的意图,但本质上我们传达的是他的经历是“错误的”,即与他的现实争论。 矛盾的是,这导致孩子坚持他的说法:“不,我不能!” 挫折程度上升:如果一开始孩子对问题的困难感到不安,现在他会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不安。

如果我们表现出同理心会更好:“亲爱的,我看到你没有成功,你现在很难解决问题。 让我抱你。 告诉我你卡在哪里了。 也许我们可以以某种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数学现在对你来说似乎很难。 但我认为你可以弄清楚。»

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和看待这个世界,即使你不理解或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注意细微但根本的区别:“我认为你可以”和“你可以”。 在第一种情况下,您是在表达您的意见; 在第二种情况下,您将某些与孩子的经历相矛盾的东西断言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父母应该能够“反映”孩子的感受并对他表示同情。 在表达不同意见时,尽量以同时承认孩子经历的价值的方式这样做。 不要将您的意见作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提出。

比较对孩子说的两种可能的反应:“这个公园里没有什么好玩的! 我不喜欢这里!»

第一个选项:“非常漂亮的公园! 和我们通常去的那家一样好。» 第二:“我知道你不喜欢它。 而我恰恰相反。 我认为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东西。»

第二个答案确认意见可以不同,而第一个答案坚持一个正确的意见(你的)。

同样,如果孩子对某事感到不安,那么尊重他的现实意味着不要说“别哭!”之类的短语。 或者“好吧,好吧,一切都很好”(你用这些话否认他目前的感受)你会说,例如:“你现在很沮丧。” 首先让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感受和看待这个世界,即使你不理解或不同意他们。 在那之后,试着说服他们。


关于作者: Erika Reischer 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育儿书籍《伟大的父母做什么:抚养茁壮成长的孩子的 75 条简单策略》的作者。

发表评论